English

在新西伯利亞科學城 會見科技界人士時的講話

1998-11-25 来源:光明日报 江澤民 我有话说


11月24日,正在俄羅斯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
江澤民在新西伯利亞科學城發表講話。

新華社記者 齊鐵硯 攝

在新西伯利亞科學城
會見科技界人士時的講話


(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)

江澤民

尊敬的多布列佐夫院長,尊敬的各位學者,女士們、先生們:

久聞新西伯利亞有座科學城。百聞不如一見,你們的科研實力和
研究氣氛,給我留下深刻印象。我曾長期在科技部門工作,可以說我
們是同行,同行相見,倍感親切。

俄羅斯是世界科技大國,俄羅斯科學家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
卓越的貢獻。羅蒙諾索夫、門捷列夫、巴甫洛夫、齊奧爾科夫斯基、
波波夫等,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光輝名字。現在,俄羅斯在許多關鍵
科技領域仍居世界先進行列。

新西伯利亞科學城,是一個著名的實力雄厚的科學基地。在數學、
物理、生物、化學等基礎學科領域,在能源綜合利用、環境保護、核
技術等應用領域,你們都取得了大量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,涌現出了
像拉夫連季耶夫、坎托羅維奇、杜比寧等一批享譽世界的科學家。一
個一百七十萬人口的城市,擁有約一百個各類研究所、二十所高校、
數萬名科研人員,這在全世界也是少見的。

人類文明的進程越來越深刻地證明,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,是
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。人類在認識和利用自然方面取
得的每一項重大成就,莫不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。人類的智慧
無有窮盡。科學技術作為這種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燈塔,經過無數
科學家們的艱辛努力,正在不斷地透過層層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
上。

二十世紀是科學技術空前輝煌和科學理性充分發展的世紀,人類
創造了歷史上最為巨大的科學成就和物質財富。本世紀前期相對論和
量子論的誕生,五十年代半導體技術的突破和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結
構的發現,引發了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。本世紀中葉以來,原子
能技術、空間技術、微電子與信息技術、生物工程技術、新材料研究
等都取得了重大進展,極大地提高了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能力。
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,新興產業層出不窮。人類正在經歷一場全球性
的科學技術革命。

現在,世界科技發展又出現了一些重大的新的方向。物質科學的
研究重點轉向極端條件下的物性和相互作用,為創造新材料、新能源
和清潔高效的工藝提供了新的基礎知識;以分子生物學為核心的生物
工程技術醞釀■新的重大突破,為農業、醫藥和人類健康開辟了全新
的前景;信息技術向最廣泛的應用領域進軍,同科技、經濟和文化相
結合形成了新的產業;認知科學、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進展,為科技
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推動;宇宙科學大大深化了人們對宇
宙起源和演化的認識,為了解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統一圖
景;地球科學愈來愈趨向綜合化,為人類探索、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
和生態環境增加了新的能力。科學技術發展的交叉性、前沿性、多樣
性,科技知識空前快速的生產、傳播和轉化,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巨大
進步,使人類文明顯示出光明燦爛的前程。

新的科技革命,給各國人民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,也帶來了嚴
峻挑戰。一個國家,一個民族,如果不緊緊跟上科技進步的時代潮流,
不結合本國發展的實際努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,就會落后,就會陷入
極為被動的境地。

要迎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挑戰,最重要的
是堅持創新。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,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
力。創新的關鍵在人才,人才的成長靠教育。教育水平提高了,科技
進步和經濟發展才有后勁。科學技術實力和國民教育水平,始終是衡
量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,也是每個國家走向繁榮昌盛
的兩個不可缺少的飛輪。

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,中國的教育和科學都有過輝煌的
歷史。以著名的四大發明——造紙術、火藥、印刷術、指南針為標志
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,曾經極大地影響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,深刻地
改變了世界文明的面貌。

新中國成立以后,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,中國政府一直高度
重視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。鄧小平同志提出的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
力”的著名論斷,正在成為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。我們在規
劃現代化建設藍圖時,把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放在十分突
出的位置。最近我們又決定,由中國科學院率先進行建設國家知識創
新體系的試點工程,就是要從下個世紀中國發展的戰略需要和世界科
學前沿的前景出發,明確新的科技目標,調整現有的運行機制,力爭
取得更多更大的科技創新成就,真正搞出中國的創新體系來。在二十
一世紀里,我們將實現科學和教育的騰飛,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始終
沿■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不斷前進。

中國十分重視加強同國際科技界教育界的交流與合作,積極學習
和借鑒世界各國發展科學教育事業的有益經驗。中國同俄羅斯的科技
交流與合作,正在順利發展,這是令人高興的。西伯利亞科學中心同
中國的很多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,新西伯利亞核物理所、催
化所等同中國的有關單位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。俄羅斯的科技實力
雄厚,發展■力巨大。俄羅斯科學界目前遇到的困難是暫時的,經過
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。中國的科技實力也在日益增強,科技市場十
分廣闊。中俄兩國的科技合作有■遠大的前景。我這次來訪特意請中
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參加代表團,請允許我介紹他同你們認識。

發展科學研究,推動技術進步,就是要加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,
就是要科學地利用、改造和保護自然,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創造更加
良好的條件。我衷心希望兩國科研部門建立更多的聯系,取得更大的
合作成果,造福于兩國人民,造福于世界人民。

中俄兩國都是對世界有■重要影響的大國。現在,我們兩國友好
合作的關系發展得很好。這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,也有利于世界
的和平與發展。這次我同葉利欽總統就中俄關系的跨世紀發展進行了
規劃。我們一致認為,在新的世紀,中俄兩國應繼續恪守不結盟、不
對抗、不針對第三國的原則,應堅持平等信任,互利合作,攜手并進,
共同迎接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種種挑戰,共同為促進世界的和平、
安寧和繁榮而奮斗。

中俄關系史告訴我們,我們兩大鄰國注定要友好相處,要相互理
解和尊重,相互支持對方的穩定和發展,體諒對方的特點和關切。中
國願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俄羅斯永做好鄰居、好伙伴、好朋友,以
促進共同繁榮。這是我們兩國發展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協作伙伴關
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內涵。

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,一貫主張通過對
話和友好協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分歧。中國的發展與進步,不會對任
何人構成威脅。將來中國富強起來了,也永遠不稱霸。這是我們矢志
不渝的基本國策。

朋友們,中國人民和俄羅斯人民,都是勤勞智慧、富有創新精神
的偉大人民。我們兩國都有重視教育和科學的優良傳統。我相信,在
未來的世紀里,我們兩國人民一定會為世界科技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
獻。衷心祝願在座的各位科學家、各位朋友在科學研究這一崇高事業
中取得新的成就!祝願你們身體健康、生活幸福!

謝謝大家。

(新華社新西伯利亞11月24日電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